9月25日,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五市文旅部门协办的2025宁夏文旅高质量发展活动采访团走入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的“黄河宿集”。这片矗立于黄河岸畔、大漠边缘的建筑群,以其独特的“夯土墙、平顶直线条”设计语言,完美呈现了中卫老民居的肌理,并通过“国际化手法”重新诠释中卫老房子的当代价值。作为国内首个民宿集群项目,这里平均客房单价达2500元/晚,其姊妹项目Tengol沙漠酒店更是高达4500元/晚,全年入住率持续保持在70%以上,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民宿集群升级的典范案例。
稀缺资源+产品力,定义沙漠度假新范式
项目负责人张颖指出,成功的核心在于对稀缺性资源的精准把握与产品力的深度锻造。“资源占七成,产品能力占三成。中卫最大的资源是具备‘国际化稀缺性’的沙漠。”黄河宿集摒弃传统“青山绿水”的开发逻辑,转向独特的“荒野文化”表达,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,将现代美学融入古老的村落风貌,打造出具有长期市场溢价能力的文旅产品。这种“荒野中的国际化生活方式”吸引了长三角、成渝地区等高净值客群,客人愿意为独特的产品体验支付2500元至4500元不等的高昂房价。
民宿集群升级:从单点突破到产业生态构建
黄河宿集的成功,超越了单一民宿的成功,是“民宿集群”模式升级的典范。项目汇聚了南岸、西坡、大乐之野等11家国内头部民宿品牌,形成了129间客房的高端住宿矩阵。这种集群效应不仅丰富了客人的选择,更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合力与规模效应,实现了全年70%以上的高入住率。来自湖南的游客肖女士感叹:“异域风情浓郁,设计感强,很像摩洛哥,在沙漠里冲沙、骑骆驼的体验非常独特。”
新质生产力驱动,撬动高端市场溢价
在张颖看来,项目的成功源于对“服务业新质生产力”的深刻实践。“客人愿为高品质产品买单,我们因此能实现高溢价。”其母公司华正文旅自2015年成立以来,便以打造“产业化自然度假目的地生态”为核心,目前已成功布局黄河大漠、草原、海岛三大自然度假目的地。通过旗下葡萄酒品牌“致夏”、贺兰山酒庄等产业融合,构建自然度假目的地全链路生态。公司正实现从单一住宿服务向农文旅产业生态全链路的跨越式发展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。
启示:文旅高质量发展需锚定“稀缺性+国际化”
黄河宿集的案例表明,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升级需精准把握稀缺资源与产品创新的平衡。相较于盲目追逐“一滩水一片湖”的浅层开发,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荒野文化表达、深度产业生态构建,以及对在地文化的尊重与当代转译,方能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。该项目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极致的行旅生活体验,也为当代中国乡村活化和地区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新样本。(宁夏新闻网记者 夏欣 文/图)